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赏析148辑·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慧心整理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148辑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1

作者其人

        韩(hán)翃( hóng)(754年前后在世)官至驾部郎中。在大历十才子里,韩翃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名角色。见《太平广记》卷肆捌伍许尧佐《柳氏传》。


  韩翃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的诗歌。这类作品在唐代其他名家诗集里所占的比例似乎都没有像他的诗集里那么大。韩翃善于轻巧而具体地预祝旅途顺利,说得古代舟车仿佛具有现代交通工具的速度。 

02

作品正文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03

解注

⑴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⑵簟(diàn):竹席。

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⑷星河:即银河。

⑸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⑹节候:节令气候。

⑺心期:心所向往。卧:指闲居。落空。

⑻向来:刚才。秀句:诗的美称。

⑼鸣鸦:天晓鸦鸣。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04

译文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05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泼,实属佳对。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06

深度赏析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

        前四句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与诗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长簟迎风早”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一个“早”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达声音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华”,是说空寂约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说城中空无所有,“空”是寂静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

        “星河秋一雁”,是说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触到诗人心境为孤凄。

        “砧杵夜千家”,是说时当秋季,人们开始准备寒衣了,故而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诗人巧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颈联转入叙事,写出悲秋的原因。“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节候”,这两个字承接着前四句所写的秋声秋色。“看”和“应”均为揣测之辞,全句意思是说,看来节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测之辞与下句的“卧”字相关照,“卧”是卧病在床,故对节候不能作定论。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可见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此联叙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写的感情依凭,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

        尾联“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二句意谓,深夜吟诵您的秀美诗句,兴味颇浓,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以扶病之身而能长夜吟庆不倦,自是因为诗句美好,作为酬赠之作,已尽了题意。同时,也写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诗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见。

        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现意。写景与叙事,笔墨虽二,情意实一。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有如红线串珠,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07

历朝名家点评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何必旅中方有砧声?此说固甚。”“三四清远纤秀,通体亦皆清妥。结和字密。”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秋’、‘夜’二字极寻常,一经炉锤,便成诗眼。”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唐诗三百首深度赏析,只对真诗迷呈现。最美唐诗大赏,尽在云帆诗友会。


        云帆诗友会,据说有内涵有气质有情怀有风骨的人,都关注了TA。

唐诗三百首往期部分链接: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24:白居易《后宫词》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8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64:刘禹锡《春词》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63:刘禹锡《乌衣巷》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73:王维《终南山》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75:王维《过香积寺》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8 | 王维:山中送别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72:王维《终南别业》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2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5 |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78:王维《归嵩山作》

【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6 | 王维:鹿柴·竹里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